12月27日,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衡水市公安局新闻发上获悉,2023年上半年,衡水市安全感和公安队伍人民群众满意度均排名全省第一。
2023年衡水市公安局围绕“四个闯出一条新路”目标要求,全面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,统筹谋划、组织、推进公安机关各项工作,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,维护了衡水市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。
维护社会大局稳定。该局围绕衡水湖马拉松赛、灾后重建等系列重要敏感节点,全年启动高等级勤务26次、98天。全力推动110与12345对接联动,高效处置68.8万起群众报警,盯办敏感警情803起,市公安局AI智能警情分析研判等经验做法在全省获得推广。
严打突出违法犯罪。该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领导小组,全市破案、抓人同比分别上升10.23%、25%,发案数、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2.25%、7.16%,资金预警见面劝阻率保持全省前列;接续开展“靖安2023”“夏季行动”等专项整治,新发命案全部及时侦破,破获7起命案积案,18起“两抢”案件破案率100%,抓获逃犯2391名,同比上升147.8%,命案积案侦办、打击侵财犯罪分别排名全省第一、第三。
强化社会综合治理。该局统筹隐患排查、源头管控、现场查处“三条战线”,加强对道路交通、旅游景区、大型活动等的安全管理,查处酒醉驾、飙车炸街、电动自行车五类违法同比分别上升16.4%、412%、369%,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分别下降8.04%、12.54%、2%、39.15%,办理涉烟花爆竹案件261起,229场次大型活动安全无事故;将1594个智慧安防小区和雪亮工程、智慧交管等近万个前端感知设备连点成面,全市121个社区全部建成警务室,配备社区民警126名、社区辅警202名,全市4989个行政村建设执勤点3586个,配备辅警3695名,提前介入、妥善化解矛盾纠纷3951起;在校园、医院等重点单位开展“平安+”建设,督促落实主体责任,定期检查、联动共建。设立护学岗44个、增设护栏2200米、施划禁停区域26个,跟进立体化巡逻防控,拥堵指数明显下降,平安指数显著提升。
护航经济社会发展。该局制定出台《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若干措施》,扎实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公安机关6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,185项公安业务进驻派出所综合服务中心,并逐步向警务站(室)延伸;“户政+”业务延伸服务由26家提升到132家,14项高频事项“一网通办”,“户政+”覆盖率、门户启用率均达100%,全年网办户政业务8.26万人次。建立重大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,在重点园区、重大项目、龙头企业设立警务站(室)37个,建立“15分钟警务圈”。动态调整涉企执法“首违不罚”事项清单,制定公安行政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。严肃警商交往纪律,严守法纪红线和政策底线,畅通涉警信访反映渠道。
锻造衡水公安铁军。该局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,开展“破改立创”“我为衡水公安献一策”活动,梳理问题清单264条、研究整改措施324项,全市公安机关政治建设、业务建设、作风建设持续提升。年内,衡水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,全市公安机关5名民警荣获2022年全省公安机关“双十佳”个人和2023年衡水市“最美政法干警”称号,15个集体、171名个人获得记功奖励。
衡水市公安局党委委员、政治部主任孙志杰介绍,2023年,衡水市公安局坚持大案与小案一起办,破案与民意同步抓,持续加大对多发性侵财犯罪,特别是对职业性、团伙性、系列性、跨区域犯罪的打击力度,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的“小案侦防”机制。年内,全市共破获盗窃、抢劫、抢夺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四类传统侵财犯罪案件863起,同比上升197.59%;打击处理四类案件犯罪嫌疑人1421人,同比上升66.59%;移送起诉四类案件犯罪嫌疑人645人,同比上升113.58%,“民生小案”的侦办取得了显著成效。(徐秀丽 郭艳宁)